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谱谱风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3029|回复: 23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独奏谱] 敬请老师和谱友们审查葫芦丝独奏《迎春》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5-19 13:51:25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foolishbug 于 2012-5-20 10:54 编辑

这个曲谱根据何维青老师手稿制作,是不久前何老师在原《迎春》基础上修改了的版本。请老师和谱友们指点审查~~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
http://www.ppfeng.com/QMshow.asp.php?tid=32315

示范演奏:燕山春柳(仅供试听参考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发表于 2012-5-19 14:39:55 | 只看该作者
妹子又发新曲谱了哈,祝贺一哈{:soso_e163:}

点评

这是三个月前打的谱子啦,修改一哈让老师给评一哈  发表于 2012-5-19 22:06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发表于 2012-5-19 14:42:17 | 只看该作者
我喜欢调号低于副标题,作者区稍低于调号

点评

嘻嘻,回阳光J~, 我觉得演奏方式和副标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,不能取代的。不知道人音有没有这个说明,我还是倾向演奏方式不高于作者区和调号。^_^  发表于 2012-5-20 10:59
我觉得既然没有副标题,演奏方式可看作是相当于副标题,还是要高于调号和作者区,让人看了舒服哈。^_^  发表于 2012-5-20 10:07
调号是低于副标题,但是现在偶们米有副标题,是演奏方式,偶习惯演奏方式低于调号和作者区。^_^  发表于 2012-5-19 22:08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发表于 2012-5-19 18:45:10 | 只看该作者
支持虫子,献花~!好听的曲子精美的曲谱,等老师们点评看有什么问题再修改,会更棒的!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

点评

我也想看看这个谱子点评前和点评后的分别,嘻嘻  发表于 2012-5-20 11:00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
发表于 2012-5-19 21:50:38 | 只看该作者
小虫老师真是辛勤的蜜蜂,献花!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如果按录音,曲谱还是有出入的,特别有些装饰音。另外第二页第一行间奏部分,高音‘1’都应该是中音。吐音也应该标明止处。

点评

我又听了一下,第二页第一行间奏高音1应该没错哦?  发表于 2012-5-20 12:44
第二页间奏的1 应该是我输入错误,回头就改。  发表于 2012-5-20 10:15
虫M这谱子还是非常忠于作者手稿的。^_^  发表于 2012-5-20 10:08
嘻嘻,谢谢行云老师鼓励。这个谱子不能完全跟录音了。以作者的手稿为主。音频只能作为参考,不同的地方是演奏者的发挥。  发表于 2012-5-19 22:10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发表于 2012-5-20 09:12:39 | 只看该作者
妹妹佳作频出,祝贺!{:soso_e179:}{:soso_e142:}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
谈点儿个人看法:1. 散板部分是否应在适当的地方用虚小节线断一下句?散板结束处是否应用实小节线? 2. “p........"的用法没见过,不知是否符合规范;3. 曲谱中的速度术语和表情术语是否应对准起始音符?4. 吐音部分不长,可否都标上吐音符号?如不标,也应标出吐音结束的位置,因为后面显然不能全是吐音;5. 曲尾说明中的”的“是否应为”地“?
先说这些,或有不当,仅供参考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
发表于 2012-5-20 10:09:55 | 只看该作者
来顶一下虫MM的谱子,打的非常纤细优雅滴说{:soso_e179:}{:soso_e113:}{:soso_e142:}{:soso_e142:}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5-20 12:54:59 | 只看该作者
修改一哈:
1) 根据自己的理解,在散板部分加了几个虚小节线,不知道对不对。。。{:soso_e140:}
2) 根据张大哥和行云老师的建议,第二页修改了吐音,加了TK标记
3) 配个图片试试

请老师和谱友们继续指教!{:soso_e160:}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{:soso_e163:}


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
发表于 2012-5-20 14:31:20 | 只看该作者

能介绍“气顶音的”吹奏法吗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发表于 2012-5-20 15:30:39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XIAOFENG-ZH 于 2012-5-20 15:52 编辑

我认为“气顶音”是利用舌头的推动,将口腔中的余气顶出来,其实如果不用葫芦丝嘴子堵着,就会发出“嘟嘟嘟”的声音,而不是“吐吐吐”;所以此处将不利用小腹的丹田之气,而是利用口腔余气与舌头的推动,使音符带有弹性地跳动出来!因此,气顶音是不可能也不会在连续的长乐句中应用,只是起到点缀作用以增强这几个音符的“弹性力度”而设计的!{:soso_e160:}{:soso_e163:}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谱谱风    

GMT+8, 2024-6-12 11:19 , Processed in 0.079995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