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登录
谱谱风 返回首页

yibzj123的个人空间 http://www.13so.net/?32174 [收藏] [复制] [RSS]

日志

巴音渝调——甘宁鼓乐

热度 8已有 1273 次阅读2020-6-21 07:15

甘宁鼓乐诞生于三国名将甘宁的故乡,万州区甘宁镇。自东汉年间发展到今天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,现已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   
甘宁鼓乐包括鼓吹乐、吹打乐、锣鼓乐三个主要乐种。鼓吹乐是以唢呐主奏,配合锣鼓套打。代表性的乐曲有《公母引》《钻山引》《四句引》等。吹打乐是以唢呐演奏与锣鼓演奏并重。代表性的曲牌有老聊子”“新聊子”“点将等。锣鼓乐是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,俗称耍锣鼓,代表性的乐曲有《双凤头》《剪刀架》《山花艳》等。
    
传统的甘宁鼓乐乐队编制有大套戏小套戏之分。大套戏是四支唢呐和锣鼓的合奏,场面宏大、壮丽辉煌,现在已不多见。小套戏是两只唢呐和锣鼓的合奏,自由多变,十分灵活。现在流行的甘宁鼓乐乐队编制较小,一般由两只唢呐和鼓、当锣、小锣、马锣、钹或镲子等四件头组成。最多也只有九人,即两只唢呐加鼓、当锣、包锣、小锣、马锣、钹、镲子等七件打击乐器。

甘宁鼓乐中的鼓由当地老艺人自制,制作要求十分讲究,先将优质硬木刨成弧形,根据鼓的大小可用木6-9块,每块口皮必须平整,然后用竹篾箍成桶状,不能有丝毫缝隙,再将桶状物内横向安一根弹簧,起颤音作用,这便是鼓的特殊之处。再将水牛皮用硝水浸泡、凉干、削平,蒙于桶状上下,钉好,削平即可。

甘宁鼓乐的表演形式多样,主要可归纳为坐吹”“走吹两大类型,边打边唱的形式也普遍存在。坐吹俗称悲调或慢吹,一般在室内或院坝进行,乐队编制较大,演奏的乐曲多为慢速的一板三眼,以表现抒怀、优美、悲切之情见长。
走吹,即在行进中演奏,俗称喜调或快吹。乐队编制较小,演奏的乐曲为中速的一板一眼,与步伐合拍。常表现喜庆欢跃、热烈的情绪。

甘宁鼓乐最初名为“赶山锣鼓”,主要用来惊吓、驱赶狼群。后来,三国名将甘宁死后回故乡安葬在水田坝,其乡人聚集了59支鼓乐队,到甘宁遗体前为其超度。鼓乐队数量与甘宁的寿命(59岁)巧合,后人就将这种鼓乐更名为甘宁鼓乐

清乾隆24年春,四川才子李调元赴浙江秀水探父时,到甘宁拜访诗友时吟了一首四言诗:一蓑一笠一叶舟,一支竹杆一条沟,一山一水一轮月,一人独钓一江秋。后来该诗用在了甘宁鼓乐的唱词中。尤其是薅秧锣鼓常常用。李调元担任翰林院编修时,特意将此诗写入《甘宁小唱》,成了一段趣闻。
   
著名诗人何其芳也是甘宁镇人,少年时非常喜欢鼓乐,常随长辈跟着鼓乐队玩耍,缺人手时,帮着打过很多次马锣

 

1

路过

雷人
4

握手
3

鲜花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8 人)

发表评论 评论 (1 个评论)

回复 hqzxjzb0808 2021-10-27 17:00
  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谱谱风    

GMT+8, 2024-3-29 00:07 , Processed in 0.038152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