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登录
谱谱风 返回首页

yibzj123的个人空间 http://www.13so.net/?32174 [收藏] [复制] [RSS]

日志

(一)关于金钱板起源的传说和演变

热度 1已有 910 次阅读2017-12-21 22:30

金钱板是流行在四川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。

金钱板曾名金剑板、金签板、三才板。关于它的来源,在曲艺艺人口中,有各种不同的传说。有的说是战国时代孟尝君弃武学文之初,对于伏案读书的生活很不习惯,便命童仆用双剑敲打,讴歌解闷。所以在很早以前的金钱板,有一头是尖的,形状似宝剑,名叫金剑板。有的说唐太宗时,丞相魏征是星宿下凡。泾河老龙错行了雨露,魏征梦斩了老龙。龙王却去纠缠着唐太宗索命,太宗日夜不安,乃召魏征进宫陪伴圣驾,魏手执金签,不时讴诗作赋给太宗解闷消愁。事后,丞相府的琴童也学打金签,才流传开来,叫做金签板。有的说是《水浒》故事中的英雄、浪子燕青下山办事,途中把路费用光了,临时用三块竹板边打边唱,求得盘缠。三块竹板是配合天、地、人三才,所以又叫三才板。这些传说,不免牵强附会,但也有它朴素、优美的特色,供读者参考。

从金钱板现有的演唱形式来看,一般有使用三块竹板(有的还嵌上小钱),一套固定的过板”“一字”“三三板等打法;用“红鸾袄”“江头桂”等曲牌作唱腔等特点。旧时代说,金钱板的产生是在川剧高腔传开以后,近一二百年以来的事。解放前,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轻视、歧视,金钱板不能登大雅之堂,对于它的源流、表演等等,也没有文字记载可供考证。因此,我们今天要发掘一些有关金钱板的资料,只好从现在的老艺人口中去搜集,要想追溯到一两百年以前或者更远些,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事。

关于金钱板的三块竹板,据我所知,它也有一个演变过程。最初的打板名叫玉子板,只有两块,略长于车灯板,比现在用的板短,不用竹制,而用铁打铜铸。继后,是模仿磨刀匠用的铜闹子、铁闹子,名叫莲花板,增为四块,凿孔穿线,连在一起打,并改用竹制,还加上了一块横插栏板,但这还是停留在打闹子的阶段。再后来,又改为刮子板,两块竹板中有一块侧面作成锯齿形,利用锯齿去刮另外一块板,以发出弹音。由于打板技巧的进步,取消了锯齿仍可发出弹音,才逐渐形成了三才板,并在三块竹板上雕出空格,嵌上铜钱,打板时既有竹板声,又有金属声,这就演变成现在的金钱板了。


路过

雷人
1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 人)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谱谱风    

GMT+8, 2024-4-28 23:28 , Processed in 0.043887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